穿过那片星海_第79章 沃尔夫-拉叶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79章 沃尔夫-拉叶星 (第2/2页)

究。而这些试验和观测都要投入长期的时间和金钱,甚至是创造力来发明各种观测仪器。
  之前杨凯瑞已经从妈妈树那里获得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冯子清看了之后说,基本上已经是科考星脱出时候的正常水平,后来的两万多年都没有进展。机遇号出发前,他还建议把单粒子聚合体也纳入其中,作为暗物质的一种存在。
  想要从妈妈树智能电脑那里获取知识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杨凯瑞只好自己组织班子来研究,虽然他们发现了单粒子聚合体,但是现在还是得从最基础的研究开始。就比如行星、恒星、星云这些宇宙的基本组成,再就是各个星球的形成、演化,星系的运行规律等等。
  对于这些,他们虽然在设计机遇号的时候学习过一些,但都是为了机遇号能够升空,找到流浪星球的时候能够传递信号,甚至能够登陆,就再也没有其他的了。
  在看到沃尔夫-拉叶星的定义的时候,杨凯瑞有些激动了。
  原本他以为这是这颗恒星的名字,就如同科考星叫新元一样。其实不是,它是具有辉明谱线的o型星。它有这个名字是因为在1867年法国天文学家夏尔·沃尔夫(charles wolf)和若尔日·拉叶(georges rayet)在巴黎天文台通过分析光谱所发现这类恒星具有具有辉明谱线,最后用这两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定义具有这种光谱的恒星。
  关键是这种恒星有可能进化至一颗塌缩星(collapsar)的阶段,此种恒星会直接塌缩成黑洞,吞噬附近的物质。
  如果这颗恒星能在坍缩成黑洞的时候在它附近出现虫洞的话,一切不是都有转机了吗?杨凯瑞的脑袋在疯狂的计算。
  这颗恒星本身的质量已经够大了,就算抛去80%的物质,它的质量也在3.2倍太阳以上,绝对有可能形成一个黑洞。要是能够人为的干预控制它变成黑洞的时间,再利用引擎控制科考星的轨道,就算是多耗费一点物质也有可能到达黑洞附近的虫洞的。
  至于向虫洞填充负物质也好,在虫洞中要开启的轴粒子防护罩也好。这些都是现有的技术,只要有虫洞,能到达那附近,哪怕就只是飞船通过虫洞,哪怕是到达完全陌生的星系呢,那都不在黑漆漆的星际空间要好啊。
  想到这里杨凯瑞欣喜若狂,恨不得马上把这个想法和姚思洁分享,但是他才想到机遇号科考船离开科考星才不过一个月而已。
  吃饭的时候,他找到了姚慧敏和克莱蒙特,说晚上要开一个读书分享会,指定要他俩还有蜜糖氡金等人参加。
  读书分享会,是他们的联络暗号,这二十多年来只要和“锅盔”有关的,他们都用这个来代替,所有交谈也都是写在纸上,而且当天晚上纸上笔谈之后的纸片都会销毁。
  当然是人类对它不放心,因为它回答人类问题的态度,有多少个数不回答,关于社会和文明也不回答,并不是不能理解,是它根本就不想人类知道,谁知道它有没有藏着掖着其他东西,或者图谋人类科考星上的东西呢?
  劳动节,好累啊!收大蒜,挖地,种花生、玉米,栽辣椒、茄子、番茄。累得直不起腰了。
  没有存稿,每天写,每天发,但愿劳动节过去会好一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