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天下 第90节 (第1/2页)
云昭嘿嘿笑道:“一千五百斤!” 张道理瞅瞅手里的土豆,又看看云昭道:“这是菜,还是粮食?” 云昭笑到:“可以当菜,也可以当粮食,即便是没有粮食的时候,吃这东西也能饱腹,与平常粮食无异。” 张道理拱手道:“能否再挖一些,容本官测试一番,好据实上奏!” 云昭道:“这是自然。” 很快,钱少少就带着一群人挖了半亩地的土豆。 张道理跟诸位官员,亲自称量,并且计算了土地面积后,便兴高采烈地离开了蓝田县。 目送张道理等人离开,云昭的眉头慢慢皱起来了。 钱少少也跟着叹口气道:“他们宁愿赶夜路,也不愿意在蓝田县留宿。” 云昭笑道;“他们不敢!即便我是蓝田县令!” “他们害怕什么?我们不会杀他们的。” “如果不是粮食这件事太大,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出西安城的。 现在的陕西,真的太乱了,除非他们有更好的手段彻底干净的解决掉盗匪问题。” 钱少少笑道:“如果少爷当这个知府,或许有法子解决掉盗匪。 今天,少爷已经给他们展示了消除盗匪的法子,可惜,这些人全是瞎子,不解决农夫的吃饭问题,不论他们怎么剿灭,都会死灰复燃。” 云昭摇摇头道:“他们不是睁眼瞎,是装作看不见,做事情会有麻烦,不做事情大家都舒坦。 就是不知道当有一天大明这艘船下沉的时候,他们是否还有心情装瞎!” 第108章 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云昭自认为不是一个天生的反叛者,他甚至算得上是一个得过且过者。 来到大明之后,云昭发现自己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就算是想过一点安稳日子都不可能。 乱世到来的时候最好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族负责,更是对这个民族负责。 以前的时候打死云昭,他都不会把自己个人的命运跟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到了大明世界之后,身为一个先知,先觉者,如果什么都不做,才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羞辱。 由此可以推断出——所有的先知先觉者,其实都是痛苦的,都是矛盾的,也都是悲伤的。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大难来时,将高个子的人推出去顶枪眼是一种需要,可是,当你悲哀的发现,自己就是个子最高的那个人的时候,不想反抗,也要挣扎一下的。 云昭很希望陕西的官员能够学学他,带领百姓们兴修水利,带领百姓们打跑强盗,带领百姓们种植新庄稼,给百姓们一个活下去的希望。 为此,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做了最大的努力,就想让这些人看到希望。 如果他们真的能行动起来,这个国家就会慢慢好转。 云昭并不介意在一个平安的大明世界里厮混,说不定真的会去考一个状元回来,让母亲高兴一下。 可惜,他们只想要粮食,更悲哀的是,他们连强行向云昭要粮食的勇气都没有,只敢把希望寄托在云昭是个讲道理的人,是一个守规矩的人上面。 能够出城来亲眼看看蓝田县到底有没有粮食,是他们能做到的极致。 一个地方官,连自己的属地都不敢下来,这样的官员要他作甚? 在这个时候云昭甚至希望他们是一群有着极强领地意识的人,哪怕你要把百姓当牛马一样驾驭,你总要亲手驱赶这些牛马在地里干活吧? 一个个躲在西安城里算怎么回事? 就为了安全? 因为出了少华山的事情,张道理甚至不敢派人来蓝田县押运粮食,他很希望云昭能够组织蓝田县的青壮把粮食运去西安,为此,他情愿免掉蓝田县的徭役。 这又是一种退让方式,云昭接受了。 今年夏赋,蓝田县共收到了粮食三万五千担。 而去年夏赋,蓝田县收到了三千一百担粮食…… 跟往年一样,百姓们宁愿按照一条鞭法的要求缴纳银钱,也不愿意缴纳粮食,可是呢,几年的灾害下来,百姓们已经没有银钱缴纳赋税了。 这不是一个好现象,云昭准备改变一下这种银钱无用的状况。 蓝田县的运粮队伍,在云虎,云豹,云蛟,云霄等人的安排下,浩浩荡荡的朝西安进发了。 一路上并没有不长眼的盗匪来打蓝田县官粮的主意。 长达十里的运粮车队,在关中平原上很快就成了人人谈论的话题。 所有看到运粮车队的人,眼中都洋溢着幸福的神采,虽然这些粮食不属于他们。 西安知府张道理带着西安府的大小官员出城十里迎接运粮队。 就算是平日里对外界毫无兴趣的秦王府,也第一次派来了属官迎接运粮队。 云虎第一次享受了骑马进长安大门的待遇。 当运粮队进入西安之后,这一次轰动的不再是乡野小民,而是西安市民,腾贵的粮价早就让他们苦不堪言,这一次终于见到了大批粮食入城,他们只希望有了粮食,能否让西安高昂的粮价变得便宜一些。 按照去年的约定,云氏的粮店里也进了三千担新粮,不等粮食入库,云氏三座粮店就被西安百姓围的水泄不通。 已经卖了大半年调料的云掌柜,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粮食,忍不住热泪盈眶。 粮店就该卖粮食,而不是什么狗屁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