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天下 第146节 (第1/2页)
这种人就不该出来做官,天生就是当商人的料。” “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这天下何患不平?” 云昭摇头道:“岳武穆的这句话太想当然了,虽然人人都知晓这个道理,想要真正做到,实在是太难了。”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你看,这就是读书后的引来的麻烦,这两句话放在两处,都是至理名言,要是放在一起,就起了矛盾。 这两句话,也是两种做人的态度,就看你如何选择了。” “我筹办了一批货,想跟着云氏商队走一遭张家口,云世兄以为如何?” “你可以不去的。” “不行,山西还有一些人我要亲自去看看。” “戚家军旧部?” “算不上了,只是有旧!” 冯英不愿意说,云昭也就不好继续说下去了,回头看看小楚警惕的目光,云昭也不好强,奸冯英,就离开了冯英居住的小院子。 大多数时候,云昭多少都有些孤独感。 尤其是钱多多,钱少少姐弟两不在之后,他身边几有几个武功高强的护卫。 云杨有时候会有事没事的过来找骂,至于云卷,云舒一干人早就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不再跟云昭如小时候一般玩耍。 云猛在凤凰山,云福,云豹在武关,云蛟在把守秦岭关隘,云霄已经很久没有在玉山出现了。 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活的小心翼翼,不敢有半分的懈怠。 关中的气候在逐渐变得湿润,雨水也多了起来,云昭希望该死的小冰河时期赶紧过去,好让大地上的百姓们可以喘息一下。 云昭计算过,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八年中,有六年时间里都是大旱…… 这样的旱灾其实是可以征服的,蓝田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关中平原已经被祖先们耕作了数千年,也曾经遇到过无数这样的灾害,也用过无数抵抗灾害的手段,其中,水利工程就是其中的一项。 随着蓝田县的面积不断地扩大,关中的水利工程也在逐步复苏。 关中的百姓们学习能力很强,当他们发现原蓝田县的人仅仅依靠水利工程就能扛过旱灾,他们就认为自己也可以。 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当地人在自发的修整水利工程,这很容易让关中的水利变成一张完整的网。 水渠里有了水,旱灾自然就无法对人们形成威胁。 由于日照期很长,这几年,关中的各种果子就长的格外的甜。 云昭知道,乡民们在做这些事情之前,一定会先确定蓝田县的界碑在那里。 一般情况下,只有界碑范围内的土地上才会有完整的水利工程,至于界碑外边,人们还在等待。 原本已经没落的关中,终于有了一丝生机。 春日里的第三场雨过后,红薯藤很快就爬的到处都是,麦子也有两寸来长,玉米已经出苗,只有土豆才刚刚顶破泥土探出头来。 “扬州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钱多多掀开马车帘子,看了一眼高大的扬州城墙之后就非常的失望。 云春也跟着看了一眼就丧气的道:“没家里好,你看看那么大的一群乞丐。” 云花也跟着哼了一声道:“我就没想出来,多多,是你硬把我拖来的。” 钱多多道:“你们是我花钱雇过来的,今后要听话。” 云春翻了一个白眼道:“要不是少爷让我们来,你以为我们姐妹会稀罕你的几个钱?” 钱多多笑的眼睛都眯缝住了,揽住春春跟花花的肩膀道:“所以啊,你们要把我伺候好。” 三人在马车里闹腾的时候,就听梁三站在车外道:“多多,我们该进城了,你准备去哪里安身?” 钱多多脸上的笑容一点点褪去,低声道:“去东关,福联升老店。” 梁三答应一声,马车就继续动了起来,不一会,车轮就传来碾在石板路上特有的嘎达,嘎达的声音。 钱多多闭上眼睛,不用看路,只是默默地在心里数车轮驶过的青石板数量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哪里。 “三叔,这里是不是有一家香粉店?” 梁三低声道:“多多好记性,这里确实有一家富春香粉店,看门脸似乎有些年头了。” “劳烦三叔替我买一份桂花油回来。” 马车停下了,不一会,梁三就把一个用白瓷夏小瓶装着的桂花油递进来了。 钱多多拔出软木塞子,深深地吸一口桂花油的味道,自言自语的道:“不如以前的味道好闻。” 云春在一边道:“谁会喜欢这种浓烈味道的头油。兰花味道的多好,淡淡的还留的长久。” 钱多多的脸色变得铁青,紧紧握着手里的白瓷瓶道:“真正的桂花油比这好闻一百倍!” 第046章 狡诈多智的媒婆 福联升老店坐落在扬州东关。 一座客栈就占据了半条街,进入天字号院子里,云春关闭了院门,整座小院子就属于她们三人。 掌柜的不敢派店小二过来,店小二也不敢过来,只敢远远地将热水送给守在门口的梁三等人。 没人知道这个院子里住着的三个闺女打扮的人是谁,只知道非富即贵。 钱多多居住的小院子之所以会价值不菲,最大的原因是这里有一棵巨大的三百多年的琼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