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天下 第153节 (第1/3页)
云昭重重的点点头道:“有用,能把我这里所有的文书安置的井井有条,并且能回答上我所有要问的问题,有些事还能想在我前头,办事也从未让我失望过。 当然有用!” 徐五想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朝云昭拱手道:“少爷,我就这点用处了,如果不能把自己的用处发挥到极致,让自己最大限度的对少爷有用,就对不起少爷买我用的那四十斤糜子。” 云昭起身握住徐五想的手道:“以后不要再提那四十斤糜子,你们每次提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只有我听得老大不自在。” 徐五想嘿嘿笑了一声,一张脸抽吧起来,显得更丑。 “少爷,我们还是继续审批公文吧,你看,蒲城这地方是有问题的,这里土质疏松,不好修渠,当年龙首渠穿越商颜山走的可不是明渠,是暗渠,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当年那道暗渠加以修整,就能从澄城县引洛水灌溉蒲城、大荔一带田地。 我翻阅了无数古籍,已经对当年的龙首渠有了一定的认知,当年在汉朝时修建这条水渠,用的是——井渠法! 如果少爷手头没有合适的人选,就让我去蒲城,给我一年时间,我一定重现史书上记载的七里井渠! 让我蓝田县界碑抵达蒲城,大荔县一带。” 第055章 越来越好的蓝田县 “事情理顺了吗?” 云昭看了一遍文书,合上之后,用手指揉按着眉心问道。 “蒲城县令张永,大荔县县令何永道盼我蓝田县进入辖境如盼春雨。” “用手段了吗?” “用了一些,张永还算不错,何永道我建议撤换一下,此人太贪,且毫无廉耻,待此人被撤换之后,在他去职还乡的路上应该遇到强盗才对,他的钱财都是大荔县的民脂民膏,不能带走。” “换什么人呢,你的同窗?” “同窗们虽然能干,资历却是不够的,三两个年轻县令大明朝廷还能容忍,七八个,十几个年轻县令,上官不会同意,百姓也不会同意。 尤其是那些候补了几十年还没有当上官的候补官员,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疯。 所以,少爷,我开会之后决定,不能鄙弃那些旧文人……” “等等,旧文人?这个词是谁告诉你们的?” “还用别人说?我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嗯嗯,要是传扬出去,你们会因为被人家口诛笔伐而死!” “不要紧,我们找一些能扛得住的,且会说话的,喜欢辩论的人去带头好了。 比如韩陵山那种骂遍玉山无敌手的人,像他这种人根本就不害怕跟人对骂。 哦,说一件事,你别生气,韩陵山下山之后找的第一个对骂对象就是少爷的外公秦培亮,说他白白当了三任西安学政,却没有教导出一个可用之才,导致西安府的官员全是江西人,还说这就是江西填西安。” 云昭吞咽了一口口水道:“老头被气死了没有?” 徐五想笑道:“人家大人大度,把门关上了,韩陵山在人家门口喝骂了两天,这才去了西安府学,人还没进府学,已经有很多人知道有一个疯子要来府学进学了。” 云昭继续捏着眉心道:“还有什么糟心的事情一并说出来吧。” 徐五想翻看了一下文书道:“有人想在蓝田县修建瓷窑,很大,很大的那种,据说是传承下来的耀州窑青瓷手艺。 如今,耀州那地方的人已经没法子过日子了,所以就想把全部家当搬来蓝田县。” 云昭皱眉道:“耀州窑离开耀州还能叫做耀州窑吗?耀州距离蒲城不远,让他等着,等龙首渠重见天日的时候说不定蓝田县的手脚就能伸到耀州了。” 徐五想摇头道:“他们快要饿死了,在耀州烧出瓷器来也没地方去卖,流寇来一次糟蹋一次,他们等不住。” “我们这里的土能烧窑?” 徐五想道:“人家来蓝田县卖瓷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