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明天下 第187节 (第2/2页)
是最好的地方。” 张国凤道:“现在也是最好的地方。” 李定国大大的吃了一口饭道:“那个叫黄玉的家伙就是云昭吧?” 张国凤低头沉思一下道:“应该是。” 李定国摇头道:“不是应该是,他本来就是!” 张国凤道:“何以见得?” 李定国道:“有些话别人说不出来,也不能说。” 张国凤道:“你去见见云昭就是了,这时候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没道理不把话说清楚。” 李定国道:“等等吧,等我弄清楚蓝田县再说。” 张国凤道:“还有什么不清楚的?” 李定国笑道:“我被人卖了两万两银子,这一次我要弄清楚这里到底值不值得我卖命,是不是值得我即便被人再出卖一次,依旧心中不怒!” 张国凤点点头道:“记着,以后找云昭问话的时候一定要咬死了我还当你的副将。” 李定国大笑道:“这是自然,我们是过命的兄弟。” 张国凤看着李定国道:“我把命给你!” 李定国点点头道:“好,我的命也给你。” 说完这些话,两人都有些意兴阑珊,李定国吃光了最后一口土豆丝,轻轻地将饭盘推开,四处瞅瞅那些女同窗对张国凤道:“我其实很喜欢她们围着我叽叽喳喳的样子,今天为何没有? 莫非我身上有味道?” 张国凤也跟着四处瞅瞅,低声道:“有谣传说,你不喜欢女人,喜欢母猪。” 李定国点点头道:“我今天是碰见了一头母猪,还跟她聊了一会天,看她奶孩子来着。” 张国凤道:“你看错了,人家都喜欢去碑亭附近去看那些胸襟开的大大的西洋女子,就你喜欢看猪奶猪娃子,不得不说,你的品位不错。” 李定国抽抽鼻子道:“为何说我品味不错?” 张国凤飞快的把半个鸡蛋丢嘴里咽下去道:“听说云昭也有这个习惯,且从很小就开始了。 这一点来看,你们两个很像!” 李定国不解的道:“看到母猪奶孩子让我想起我娘,我在努力的回忆我娘的模样,我在想,我小的时候是不是也跟那些猪娃子一样贪婪,他云昭生在富贵之家,难道他想的跟我不一样?” 张国凤摇头道:“这是你们的怪癖,我看到母猪奶孩子这一幕就不会胡思乱想。” 李定国沉思片刻,重重的一拳砸在桌子上道:“我觉得喜欢看母猪奶孩子的人都不会太坏。” 张国凤惊讶的道:“何以见得?” 李定国长叹一声道:“说不清楚,等你有一天,喜欢看大猪带着小猪,大羊护着小羊,母马保护马驹子,老牛教小牛耕田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我这句话。 在那个时候,不论你心情有多么的糟糕,心中都不会有杀意,都不会想要弄死某个人,都不会想着把谁五马分尸,更不会想着把谁的全家灭门。 说实话,我喜欢那种心绪被自己控制的感觉,真的很好。” 张国凤不解的看着李定国,这一瞬间他发现自己好像不认识李定国了,这个人历来是快意恩仇的,从来都是有仇必报,有恩必还的,现在听他说话云山雾罩的,似乎多了一些东西。 他不知道到底多了那些东西,却非常肯定,这些东西都是很好,很重要的东西。 很可能在不久会影响他的判断。 第103章 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秋收之后的蓝田县,立刻就进入了疯狂的商业模式。 人们积攒了一年的货物,都会在秋收之后进入市场。 如今的蓝田草市子已经不止一家了,临近的四五个村子总会有一个草市子。 农夫最高的境界就是自给自足。 然而,这对蓝田县的农夫来说做不到,其一,是因为土地不多,不足以依靠一家人就获得所有的必须物资来源,只有通过商业交换来完成各取索需。 因此,自古以来,商业就是中华民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别看蓝田县的很多老农并不认识字,可是呢,对于算学他们精通的可不是一点两点。 “三七二十八,算你便宜点,二十五个钱拿走!” 一个彪形大汉手里抓着三辫子蒜头,硬塞给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的云昭。 “我是读书人……”云昭咬着牙总算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就看你是读书人我才三七二十八,要是傻汉子早就三七二十一了。” 云昭抱着三辫子蒜头平复一下心情道:“你是不是觉得县衙门口拴的人少了?” 卖蒜的大汉道:“这是没法子的事情,县尊来了我也要理论一下,凭什么我们家的蒜头只能卖七文钱?” 云昭瞅瞅蒜头道:“你家的蒜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么?” 卖蒜的大汉道:“你数数蒜头有多少颗?” 云昭数了一下道:“三十颗!” 卖蒜的大汉怒道:“你还知道我家的蒜头是三十颗?你去数数那些卖七文钱的蒜辫子,要是多于二十八颗蒜头你就可以把我拉到县衙用铁链子拴起来。 我的蒜头给的多,为何就不能卖八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