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1章 劣势变优势 (第2/2页)
,手里拿着一盘葡萄,给夏清送来的。 “妈,问你个事儿,我们开一个网店,你说卖什么农产品为好?” 玉颜搂住王冰莲的胳膊。 “卖东西呀……” 王冰莲思忖了半天,还真出其不意的想到了一个新点子。 这个新点子就是卖枣。 她说的枣,是去年收的干枣,不是今年还在树上没有红的绿枣。 黄石县濒临黄河边,产的枣子名气很大。但真正能靠枣子增点收入的,只有黄河边上的的河底乡枣林坪乡。 这两个乡镇,一年四季的收入靠的就是枣子,所以平时很注意,又是除草施肥又是打药,摘下的枣子还都经过特殊处理后才卖出去的。 但其它村子的枣子就没这么上心了,比如他们石湾镇这里。 除了春季的时候把地里的草除一下,其它时间基本不打理。能结多少是多少,能长多大是多大。 本来这样子,枣子也能收不少。 但他们这里的气候有问题,一到秋季枣子成熟的时候,就会阴雨连绵,好不容易打点枣,下雨天晒不好,发霉坏掉了。 比如去年的枣子,夏季太旱,枣子没能长大个头,好多枣子还生了虫子。入秋,枣子刚红,阴雨连绵,枣子没有发霉的,全裂缝了。 最后虽然收下来晾干了。 但方圆几十里的枣子依旧没人要。 那些二道贩子买了枣子是出去卖的,不是自家吃。出去的卖的枣子要讲究个头大,好看,没虫。 而他们这一片的枣子,个头小,裂缝了外表不好看,还很多都有虫子。所以卖不出去。 前一阵子,有个收枣的二道贩子,两毛一斤收干枣,就这样,村子里面依旧卖了不少。 就连顾仁家去年打的几十袋枣子也差点卖了。 卖的时候,王冰莲见在别人几十代才买二三百块钱,心疼,犹豫了下,就没卖。 而今,去年的干枣,全部放在家里。 顾大山打趣王冰莲,要是再不卖掉的话,就留着当柴烧喽。 “我觉得,阿姨的这个提议非常好。刚好咱们家里有这个资源。” 夏清提前发言。 “我也赞成。” 韩雪笑呵呵的。 “可以一试……只是咱家的枣上不了台面……” 玉颜犯难。要是卖出去的枣质量太差,别人指不定会退货,或者差评。 网店最忌讳的就是差评…… “为啥上不了台面?我记得超市里面,人家一斤卖十几元呢,咱们卖便宜点,四五元一斤,十斤以上包邮,绝对大卖。” 小蝶听王冰莲说枣子成本二毛钱一斤,信心大增。 “我家的枣个头小,有虫……” 玉颜提醒。 “有虫哦!那……那怎么办?” 小蝶也犯难。 “哥,你有没有办法?” 玉颜看着顾仁,夏清韩雪王冰莲小蝶都看向顾仁。 顾仁思忖了一番,眼睛忽然一亮。 “有了,既然咱们打的是原生态纯天然,就不可避免虫子的问题。个头说,说明咱们没有施化工废料,裂了缝隙,说明咱们的是纯天然的,生了虫子,说明咱们的没有打农药。这些不但不是劣势,还是咱们的优势!只需添加一份说明书,几张图片。问题迎刃而解!” 顾仁慢条斯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