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惨遭毒打 (第1/2页)
郑安平的义兄叫范雎,单字“叔”。 出于客气,一般情况下大家就唤他“范叔”。 为人能言善辩,颇有计谋。 以前在市井为人卜卦,如今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为客。 信陵君跟他接触过后非常欣赏,因而结为朋友,也有“挖墙脚”之意。 可惜范雎认为“贫贱之交不可忘”而不肯“改换门庭”。 于是信陵君又向魏王推荐,说他是个可以重用的人才。 魏圉想起来了,曾经给自己和姐姐魏珠出过主意的那位卜卦先生。 于是跟魏齐商量给个官职。 不料魏齐说什么也不肯接受,还振振有词: “昔我文侯昭训:任人唯贤不以亲,未必公子所交都是贤人! 如果凡信陵的人都得重用,这个相国我不干了!” 最后还是魏安釐王怕卷了弟弟的面子以后关系不好处,勉强劝着安排到须贾那里当个一般随从。 说着是“有了成绩就提拔”。 魏曾是“伐齐联盟”的积极支持者,看到赵国已同齐恢复关系,魏安釐王感到自己也应向齐国表示“友好”。 起码可以减少日后的麻烦,派须贾出使齐国。 惯例要有副使,范雎曾是须贾的门客,二人熟悉,就派了他。 因为愍王伐宋时曾欺魏、楚,所以齐、魏积怨很深。从感情上一时也转不过弯子来。 齐襄王看了国书,态度极其冷淡: “当年魏追随乐毅左右,破我家园、灭我社稷,是多么仇恨齐国? 今见寡人复国,居然又来谈‘友好’是出于真心吗?” 须贾自己就参加过对齐作战,没少干挖坟扒庙的坏事,今受齐王责问,不禁面红耳赤、张口结舌。 吭吭哧哧,说不出话来,只是点头哈腰地朝上拱手,似在谢罪。 范雎一看这么下去不但完不成任务,还有损国家尊严,被天下耻笑,只得挺身而出: “大王,由于历史的原因,齐、魏之间确曾有过不愉快的‘过去’,但敝国君认为只有和平相处才是人类的希望。 所以摒弃前嫌,愿与齐共建美好未来! 您也就不必再戚戚于往事了。 如果都那么心胸狭隘,则芒卯十万大军荡然无存,魏就回忆不起来了吗? 臣以为成大业者能顾大局、向前看,多结友而少树敌。 当年六国都曾经与燕国联合。 您拒绝魏的友好,必将引起其他各国的疑虑不安而使齐继续孤立,您以为对齐有好处吗? 从这一点看,跟燕国您都应该恢复友好!” 有劝告、有批评,指出利害关系,也提出了善意的建议。 齐王听了,频频点头,尤其是最后几句,竟让他悚然而惊: 我是应该调整齐的外交方针了! 于是马上换了一副面孔: “卿言极善!” 痛痛快快地签订了“友好条约”。 回到后宫,齐王把范雎所言讲给君王后,君王后点头: “我也偷听过了,这是个人才,他在魏国任何职?” “没职,只是正使的临时副手。” “那就好办了!许以高官厚禄把他挖过来!” 晚上,范雎和随从们住“通铺”正在闲聊,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