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侠义_第127章 寻求避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 寻求避难 (第2/2页)

用,到那时感念你援引之力,岂不极力相报?
  其利更大,且是长久之计也。”
  这倒触动了王稽的心。
  他与穰侯魏冉的手下爱将白起是同乡,但两人的关系却很糟,所以白起极力排挤他;
  有这样一个人在丞相耳边说坏话,不要说升迁无望,就这成天玩命的差使也不见得能不能保住。
  只有得到有力的后盾,才能扭转目前处境。
  但现在朝中有势力的他全巴结不上,张禄果然有出息,还真是自己未来的一条后路。
  信陵君不会瞎说话随意评价人,可信程度高,不妨试试。
  至于怎样才能既荐于秦王又不惹恼魏冉,那就见机行事。
  王稽反复掂量了利害关系,决定同意,至于张禄在魏国有什么麻烦,他并不放在心上。
  对于外国使节,特别是秦国的,并没有人仔细盘查。
  出于谨慎,每到城门关卡,张禄还是藏进车厢。
  所以直到出境都是一路平安,这时张禄才敢坦然地与王稽坐于车中。
  王稽想通过闲谈摸摸张禄的底码,以判断是否值得为他冒险。
  果然张禄的知识丰富,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无所不晓,有问必答。
  还教给他一些外交场合上的“窍门儿”,很有实用价值,已使他佩服不已。
  秦、魏接壤,出了魏国就入秦境。
  一天正行在路上,忽见远处一队车马迎面奔来,扬起的尘雾中,大旗上隐约现出“穰”字。
  张禄眯眼看清后一拍正在瞌睡的王稽:
  “停车。”
  王稽迷迷糊糊,满脸的不解:
  “怎么啦?”
  “前面来的可是穰侯?”
  王稽抬头望去,有些惊慌:
  “果然是他,看样子是出来例行巡边。”
  张禄咧咧嘴:
  “听说穰侯专秦国之政,最不喜外国游士。
  若在此地相遇,必被驱逐出境,所以得躲一躲。”
  王稽也着急:
  “对、对,还是藏在车厢里吧。”
  刚盖好箱子,魏冉的车队已如风般飞到近前。
  王稽急忙下车,垂手立在路边,等魏冉的目光扫视到他身上,便拱手施礼:
  “谒者王稽使魏方回,给丞相请安。”
  魏冉略一颔首:
  “大夫辛苦了,国外可有什么大事?”
  王稽又一躬身:
  “禀丞相,各国目前都平安无事。”
  “嗯,那就好,走吧。”
  魏冉刚说放行,忽又从车幔中伸出头来盯住王稽的车:
  “且慢,可有什么闲杂人随车而来?”
  他了解这些谒者,为了赚“外快”经常夹带“私货”。
  王稽再拱手:
  “没有。”
  好在王稽的车上没有严实的帐幔。
  从外就可一目了然,确实没人,魏冉这才满意地缩回头:
  “此辈全凭如簧之舌蛊惑君王,骗取富贵,全无实用,绝不许他们窜入秦境。
  你们在外边不许结交他们,任意妄为!”
  王稽根本就没直腰,连说了几个“不敢”。
  魏冉的车队轰然远去后,王稽才伸个懒腰拍拍车厢:
  “出来吧,这关算是过去了。”
  张禄出来后却爬下车,王稽奇怪:
  “你还不走啊?”
  张禄指着前边的树林:
  “危险并没过去,穰侯还要派人来搜车,我先到那儿去躲一躲。”
  果然,时间不久,一阵马蹄声就疾驰而至,喝令:
  “停车!”
  四个骑兵翻身下马,先打开车厢见里面空空,这才向王稽敬礼、解释:
  “对不起王大夫,我们是奉丞相命之令来复查,也是对您负责,打扰了,告辞!”
  上马而去。
  王稽吓得倒抽一口凉气,等张禄回到车上,不免问他:
  “你怎么知道丞相还要杀个回马枪?”
  张禄笑笑:
  “我从车厢逢中偷看穰侯朝车厢望时直摇头。
  此人眼内多白又爱斜视,说明他性多疑又反应慢、易后悔;
  走出去后必定还要回来复查他所疑之处才能彻底放心。”
  王稽叹道:
  “从这件事上就可见先生才智过人!
  我算服你啦。”
  从此也就坚定了向秦王推荐他的信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