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逃亡入秦 (第1/2页)
回到咸阳后,王稽已把张禄当做奇货可居,一定要请到家中。 张禄却主张住店: “住在你家中易于传出去为穰侯知晓,必不容我见秦王。 一个小商人住在小店中就不引人注意了。 等你得便向秦王引见,事有一定后再去打扰尊府。” 王稽此时对张禄已是言听计从,连连称赞: “高招儿!实在是高!” 王稽官职卑微,并不能随时单独接触秦王。 趁出使复命的机会,把出使情况汇报完后,又畏首畏尾地低声奏道: “臣在大梁结识了一个叫张禄的,此人很有才智……” 不想没等他把话说完,秦王已不耐烦地挥挥手: “这些游说之士都是自吹自擂,其实没真本领。 寡人用不着他们,别提了,你下去吧!” 原来秦昭王知道丞相魏冉不喜游说之士。 他是舅舅,又有扶立之功,掌着军政大权,何苦惹他不高兴? 所以对这些人也很冷淡。 王稽不死心,继续劝谏: “游说士中固然有不少徒具虚名之辈,却也不乏佼佼者,曾为秦做出巨大贡献。 穆公用蹇叔、百里奚而成霸业; 孝公用商鞅而定亲法; 惠文王用张仪终散‘合纵’。 所以对这些人不可一概而论,王何不抽时间跟他谈谈? 如果他无安邦定国之策再撵走他,对秦也没什么损失。” 秦王也明白王稽之言有道理,属于为国家的一片好心。 但一则畏惧穰侯,同时也深受影响,所以还是不感兴趣,便敷衍道: “好!好!等寡人有时间了再通知你。” 王稽自以为建成了丰功伟绩,兴冲冲地告诉给张禄,张禄却摇摇头: “秦国这几年凭武力攻下不少领土,重武轻文的观念一时难以回转,认识不到人才的重要性。 硬塞进手中的东西不值钱,时运没到,急也无用,咱们积极争取、耐心等待吧。” 王稽被浇了点儿不凉不热的温吞水,心中半信半疑。 果然,过了一个多月秦王也没提接见之事,张禄并不着急,每日早出晚归做商人买进卖出。 以他的心机很快便掌握了市场动态,自然能贱买贵卖,赚的钱日用之外还有盈余,所以自己叹息: “范蠡助勾践灭吴后退出政治舞台,下海经商自号‘陶朱公’发了大财。 若不是为报血海深仇,学范蠡做个三聚千金的陶朱公也是乐事,何苦在政治斗争中裹伤而舐血?” 此时他已经萌生退志,所以他终能保住余生。 张禄正在市场上闲转,忽见大路上尘雾飞扬,兵马纷纷急奔校场,便偷着打听: “又要打仗啦?” 一位老者叹口气: “可不,丞相下令征兵,派白起攻打齐国。” 张禄故作不懂: “没听说齐军犯境啊?” 另一位知情者冷笑: “何须齐兵犯境?还不都是为他自己?” 听了众人议论,又向王稽对出兵情况做了进一步了解,张禄心中有了主意。 回去写了一封信告诉王稽: “想办法交给大王。” 坦率地说,秦王早已忘掉“张禄”这个名字。 接到信才想起王稽曾夸他如何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