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8章 逃亡入秦 (第2/2页)
、才智过人。 也许是出于好奇吧,突然来了兴致,看看他在说什么?便打开了信。 “羁旅之臣张禄,死罪上闻,奏与陛下: 大王生于忧患,幼年出质; 继立于危难之际,几经周折,方建万世基业,实乃人中之雄。 所以臣带着兼并天下之策,不远万里迢迢轶附王之骥边。 救覆国倾宫之危,展鹏程万里之宏图。 不料大王竟睥睨相视,弃贤才于不顾,此岂为明主? 秦今为列国三强,然欲成大事,须有覆盖天下之谋略。 大王果欲雄飞,则容臣当面向您禀奏; 但愿雌伏,则臣告退,四海之大,岂无容身之处?” 看口气,这家伙的肚子里还真有些“草料”。 不过,“算命”的手段都是先危言耸听。 说你有三灾八难,把你吓得屁滚尿流,然后让你花钱免祸。 怎知这小子不是那种江湖骗子? 但他那“雄飞、雌伏”又具有很大的挑逗性,使秦昭王不得弃而不顾,决定召见。 昭王的生父是惠文王,生母名为芈八子。 本是楚国陪嫁来的所谓“媵女”,连兄弟姐妹一齐“嫁”到咸阳。 所以他虽是“王子”,在宫中的地位却属于“下等人”; 不到十岁便出质于燕,但他舅父魏冉在秦国参军后屡立战功,渐渐升为有一定地位的高级军官。 惠文王死后,嫡子荡继位,是为武王。 秦武王身高体壮、膀大腰圆,喜好跟人比角力,专爱跟武人玩耍,而且武王年少骁勇,喜欢举鼎。 他手下有知名的三个大力士,叫孟贲、乌获、任鄙,都是举鼎能手。 公元前三零七年,秦武王带着重兵去东周国都洛阳观看九龙神鼎,三大力士也陪伴着来到洛阳。 其中一位孟贲又名孟说。 据说他能生拔牛角,发怒吐气,声响动天,水行不避蛟龙,陆行不避虎犀,尤为勇猛。 九龙神鼎乃是世上瑰宝,秦武王一见,心中突然浮现一个念头。 九鼎乃天下王权神器,秦得九鼎天命所归,搬回九鼎,便是进军洛阳最大战果! 这位年少好强的武王,举致大发,借此机会与孟贲比试举鼎,以显示一下秦在列国中的地位。 他抓住一只龙纹赤鼎猛地举了起来。 殊不知此鼎重量太大了,因力气不支,累得是双目出血,终于力尽鼎落,砸断了膑骨。 结果秦武王不治而死,丢了王位,无辜的孟贲也因此获罪,被诛杀九族。 武王无后嗣,于是诸庶弟纷纷争立。 魏冉此时已有一定兵权,与昭王异母姐姐燕后密谋把昭王稷从燕接回。 途中又得赵武灵王的帮助,抄近道如从天降回到咸阳。 趁着别人还在争论不休时,突然登基坐殿。 魏冉手里有兵,诸王子毫无准备,只得承认既成事实。 但昭王的资格太低,二十位王子以内都轮不上他。 而且没得到惠文王后的“自愿”批准,属于“私立”。 诸王子不服,各自联系自己的亲信大臣相继为乱。 但以军功升为将军的军官们都拥护魏冉,所以叛乱都被武力扑灭。 连惠文后因为支持叛乱也被杀,武王后则被送回魏国娘家。